金富宝配资
考点要求年份命题统计命题情境和角度 冻害(寒潮、冻雨等)2024湖南,13题,3分以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为情境通过谷底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考查低温冻害 2023湖南,10题,3分以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观测为情境通过非洲冰鼠在地表积雪覆盖时的活动考查积雪的影响 广东,3-4题,6分以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为情境通过露点温度考查冻雨 2022浙江1月,27题,10分以我国农牧交错带冬春季节雪灾频发为情境通过雪灾考查冻害 湖南,10题,3分以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的风场为情境通过南北复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影响考查低温冷害 【命题趋势】低温冻害的考查往往与冷锋天气、寒潮、冻雨、雪灾等结合进行考查。
题型一 冻害(寒潮、冻雨等)
【情境导入·重温考点】
展开剩余93%2024年初及冬半年内,我国主要出现21次冷空气过程,包括4次寒潮过程,其中有3次寒潮天气过程发生在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并伴随大范围雨雪和冰冻天气。2024年2月中下旬,中东部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湖南、湖北、贵州、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大范围冻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城市运行等带来不利影响。
思考:如何防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答案:加强对低温雨雪冰冻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农牧区做好防寒准备,例如露天增温、植被覆盖等来增加地温,提前准备好饲料等,培育耐旱作物等;
要及时发布交通道路预警信息,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处置,及时清楚道路雨雪、冰冻,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注意防寒保暖和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等。
典型例题:
(2024·湖南卷)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
【答案】1.C
【解析】1.
1.低温冻害
冻害概念: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冻害分布:
①冻害在中、高纬度地区发生较多
②北美中西部大平原、东欧、中欧是冬小麦冻害主要发生地区。
③中国受冻害影响最大的是北方冬小麦区北部,主要有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北疆冻害区,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和山西中部的黄土高原冻害区,山西北部、燕山山区和辽宁南部一带的冻害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北部的华北平原冻害区。
典型例题 :
(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3.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旺盛B.逆温增强C.暖锋经过D.冷锋过境
【答案】2.A 3.D
【解析】2.
3.
2.寒潮与冻雨
寒潮
寒潮冻害: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 ℃及以下金富宝配资,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寒潮等级:
寒潮成因分析:
南北半球差异:由于南极大陆周围海洋环绕,将南极洲与其他大陆分隔很远。海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都非常多。当冷空气通过海洋上空时,海洋缓慢降温会释放大量热量削弱冷空气。加之南半球的西风带完整又强大,南极冷空气都被强劲的西风困在南极大陆上很难溢出,因此南半球很少发生寒潮。过
北半球寒潮多发:北半球西风带在冬季被陆地和高大的山脉切断,无法阻止南下的极低冷气流运动,加上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强大的陆地冷气团,易形成寒潮程。
冻雨
定义:是一种由过冷水滴组成,过冷水滴与温度低于0℃的地物体接触时立即冻结的降水,称为冻雨。在气象学上也称为“雨凇。冻雨发生地区往往是冷暖空气相遇对峙的地带。
常见地区:冻雨以山地和湖区多见;中国南方多、北方少;潮湿地区多而干旱地区少;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云贵准静止锋)。
常见时间: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大多出现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个多月内,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特点,结束日则相反。
冻雨形成条件
①大气环流:地面冷空气、上层暖湿空气都很强,有冷暖对峙形势,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②大气降水:水汽充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有降水出现;
③大气层结:中低空有夹心暖层→存在逆温层。
从地面到1000米左右高度是一个冷气层,温度<0°C、湿度大→低空冷气层;
1000米—3000米之间为暖气层,温度>0°C→中低空暖气层(逆温层)。
3000米以上高空是一个更冷气层,温度<0°C →高空冷气层
④地面:地物温度低于0°C。
冻雨危害
交通运输:因地面结冰受阻,交通事故多发;影响飞机飞行安全。
农业生产:会产生冻害影响农作物生产;
基础设施:会造成电线结冰坍塌,造成电力和通讯受阻;
人体健康:诱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搭建温室大棚或覆盖薄膜,防止低温冻害;
及时清楚电线、通讯、房屋等冰晶,防止坍塌;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轻损失。
典型例题:
4.(2022·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地。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详解】(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交界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故主导风向是西北风;乙地位于背风坡,丙地位于迎风坡,因此丙地气温较低,降雪时间较乙地长。
(2)图中显示,甲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雪量大,时间较长;且纬度较高,使得温度较低,积雪难以融化,故积雪时间较长。
(3)结合题2结论,缺点是:冬春季节暴雪覆盖,温度较低,且时间较长,会冻死冻坏牲畜,材料二显示畜牧业以圈养为主,长时间冷冻会使圈坏或倒塌,造成财产损失,同时饲养起来困难重重,交通堵塞;优点:来年回暖之际,积雪融化,导致土壤疏松,且水源充足,提高牧草产量,进而提高牲畜产量。
【答案】(1) 西北风 丙
(2)冬季风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日数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
(3)牲畜冻伤、冻死,牲畜圈(棚)舍受损或倒塌;饲草供给困难;积雪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牧草产量。
3.雪灾
雪灾的防御
农业生产雪灾防御:
(1)及早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特别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作物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防止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3应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
(3)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牧区畜牧业雪灾防御:
(1)建立草料库。在入冬前要备足草料,在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扩大草场面积和建立人工饲料基地,种植饲料作物和优良牧草,为草料库提供充足的草料, 以解决雪灾期间的饲料问题。(2)加强棚圈建设。暴风雪即将来临时应对牧区温室、大棚、畜舍等设施进行加固,防止被积雪压垮。在雪灾发生后实行牲畜圈养,避免受到风雪的直接危害。若在放牧转场中,则要利用避风向阳、干燥的地形,垒筑防风墙、防雪墙,尽可能做到避寒防冻,以减轻暴风雪的危害。
城市雪灾防御:
及时撒播路面融雪剂。降雪后,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应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在出现强烈的暴风雪时,应尽量避免出行或停车避让,交通部门必要时要关闭公路、铁路和航运交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个人防御:
(1)防滑:出行尽量选择穿着防滑的鞋子,防止意外滑倒;步行尽量踩在厚厚的积雪上,注意避开浮冰和积水,走路尽量抬起脚,实在地踩下去,以减少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2)防摔:建议平常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尽量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出行。
(3)防砸:降雪较大时,行人应该尽量远离树木、广告牌、临时建筑物、电线杆等,谨防因坍塌被砸伤。
(4)防磕:由于雪的覆盖,道路上许多“陷阱”会被遮住,因此,应千万小心,注意低洼、井盖、建筑材料上的钉子等。
命题预测:考向01 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冻雨
冻雨主要形成于冬季冷、暖锋云系中的过冷水滴接触地表温度低于0℃的物体立即冻结的降水。2020年11月17—19日,某地区出现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伴有雨、冻雨、雪复杂相态转换,严重的冻雨灾害导致该地区许多松树被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下图为该地气象站在此期间记录的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图中黑色等值线示意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冻雨天气的大气层垂直结构自下而上为()
A.冰晶层—暖层—冷层B.冷层—暖层—冰晶层
C.冰晶层—冷层—暖层D.暖层—冷层—冰晶层
2.该气象站可能位于()
A.广州B.长春C.郑州D.武汉
3.面对冻雨灾害,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及时发布冻雨预报预警②加强防灾减灾宣传
③路面撒盐,通路除冰④添衣保暖,减少外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B 2.B 3.A
【解析】1.读图可知,18日至19日出现冻雨天气时,高空气温远低于0 ℃,应属于冰晶层,向下出现一个气温高于0℃的暖层,近地面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垂直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降,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冻结成薄冰,从而出现冻雨现象。由此判断,冻雨天气的大气层垂直结构自下而上为冷层、暖层、冰晶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从气象站在11月17-20日记录的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来看,该气象站所在地近地面在11月已经出现低于0℃的气温(甚至接近-10℃),表明该地纬度较高,广州、长春、郑州、武汉四个城市中,广州、武汉位于南方地区,11月近地面不太可能出现接近-10℃的气温,郑州位于暖温带,11月近地面出现接近-10℃气温的可能性不大,长春位于中温带,纬度较高,入冬较早,因此该气象站可能位于长春,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3.面对冻雨,政府的气象部门有能力有必要及时发布冻雨预报预警,让相关部门和公众及时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平时政府的相关宣传部门应加强防灾减灾宣传,让公众和单位了解冻雨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冻雨天气到来时,政府路政部门应组织团队进行路面撒盐、通路除冰,减轻冻雨灾害对交通的影响,①②③符合题意;添衣保暖,减少外出,这是公众可能采取的措施,不是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发布于:广东省OTO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